歷經793天日夜趕工克服重重困難,大甲溪輸水管1標潛盾隧道破鏡貫通
大甲溪及大安溪為中部地區主要的供水來源,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,區域穩定供水之重要性無可取代,因此,為滿足大臺中地區逐年增加的用水需求,並改善大甲溪因溪水高濁時所產生之停水問題,行政院於110年通過「大安大甲溪聯通管工程計畫(以下簡稱本計畫)」。於不另外興建大型水庫原則下,透過聯通管串聯大安溪及大甲溪的水資源,有效聯合運用兩個流域之水源及淨水設施,建設大臺中地區安全堅實的供水網絡。
為加速整體工程進度,期望能盡早發揮計畫效益,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採取了「統一規劃、分標統包同步施工」的模式,全面展開各項工作,工程內容包括「大甲溪輸水管1標、2標、3標統包工程」及「鯉魚潭水庫第二原水管統包工程」共4件分標工程,運用輸水管線將鯉魚潭水庫、石岡壩、鯉魚潭淨水場、后里第一淨水場與豐原淨水場緊密串聯,增加水資源的調度能力及供水韌性,及早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。
水利署中水分署於昨(29)日舉辦「大甲溪輸水管第1標統包工程」潛盾隧道貫通典禮。本工程自111年8月25日動工以來,歷經793天,在中水分署施工團隊不分日夜,24小時的輪班施工作業,近2,000公尺隧道工程,於昨(29)日全數貫通達成本工程重要里程碑,後續將力拚於114年底完成輸水管設置。本工程前段採用「WSP鋼管推進工法」,長度為305公尺已全部完成;後段採「潛盾工法」,潛盾隧道自石岡壩起,沿著東豐鐵馬道下方延伸,最終與大甲溪輸水管第2標工程銜接,潛盾隧道總長達1,650公尺;而「潛盾工法」是此次工程的技術亮點,採用由德國海瑞克(Herrenknecht)公司製造之潛盾機,該潛盾機直徑達5.48公尺,其高效率和高安全性,無論在軟土或硬岩層中皆能穩定掘進,對於周圍土層、地表建築及民眾生活品質影響較少,並同時可達到環境保護,大幅減緩施工過程對週遭生態之影響。此外,本工程通過石岡斷層及車壟埔斷層地帶,設計與施工時需格外加強抗震設施,中水分署採用「蛋式潛盾設計」與國內首次使用之「SPF耐震鋼管接頭」,為隧道提供強大的抗震防護,預留地震變形空間,大幅提升輸水系統在地震等極端情況下的穩定性。
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,本工程的成功是政府與民間密切合作的成果,感謝中水分署為提升水資源管理所作的努力,希望民眾更多支持政府各項計畫,同心協力讓中部地區成為更宜居的城市。本工程途經東豐鐵馬道等觀光熱點,工程初期,舉辦多場說明會,積極說明工程執行過程充分與民眾溝通,參考民眾意見聽取各方意見,於人口稠密及觀光熱點處改以潛盾工法地下化施工,雖增加工程成本,但大幅降低對居民生活和觀光事業之影響,創造雙贏局面。
本計畫預計在115年全數完工後,每日可增供25.5萬噸的水量,可滿足125年大臺中地區用水需求,並可提升水庫設施備援能力及水源調度能力,達到大臺中地區穩定安全的供水目標。
水利署發言人:王副署長藝峰
e-mail :a15w240@wra.gov.tw
辦公室電話:(02)37073000 行動電話:0933-012183
承辦單位:工程事務組 副組長 吳明昆
e-mail :tcwumk@wra.gov.tw
辦公室電話:04-22501159 行動電話:0928-935180
#經濟部本部新聞